在婚姻咨詢中,來訪者經常談論一個問題:他(她)變了!不可否認,愛情有一種理想化的色彩,這使得我們很難在愛情的過程中認出一個人。
“愛情是盲目的”。當一個人看著戀愛中的另一半時,他會帶著一個厚厚的美化“過濾器”,將他對愛情、愛人和理想自我的美好想象和期待投射到對方身上。即使有時你看到對方的一些不良性格特征和行為,你也會盡量避免和視而不見。
除了理想化,第二個原因是偽裝。很多人在戀愛時都會戴著面具,盡力向對方展示自己的最佳一面。
當我們結婚時,我們都會放松,更加真實地展現自己。比如,他們不喜歡打扮自己,不注重個人形象,戀愛時打扮得漂漂亮亮,但婚后卻很邋遢。戀愛時,有些概念會發生沖突,但為了滿足對方,他們不會表達分歧,而是同意,但婚后不可能盲目妥協,等等。
婚姻前后的變化和沖突令人失望。各種沖突根源于他們之間的分歧。本土家庭、認知、思維、做事和生活習慣的差異。。。許多差異使親密關系充滿挑戰和困難。
婚姻咨詢過程中,通常會問到他們一個問題:
當初對方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?
一方面,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喚起他們過去戀愛時的良好感覺,緩和他們的關系(通常,來婚姻咨詢的夫婦關系不好,以前也有很多爭吵和沖突)。
另一方面,我們也試著讓他們知道,曾經吸引我們的特質是否已經改變,或者這些特質只是隨著時間和生活的流逝變得復雜,或者我們的內在需求已經改變。我們曾經吸引彼此的特質在婚后從愛變成恨。
比如一個男生在戀愛時,喜歡女友小鳥依人,黏著自己的感覺,因為這會讓他覺得自己被需要,能夠滿足他作為男人自戀和自信的需要。
然而,婚后,他總是在家里陪在妻子身邊,沒完沒了地和他說話,但他感到非常惱火和窒息,心想,“你為什么不能讓我安靜下來?!”當他和朋友們吃飯喝酒時,妻子每隔一個小時打一次電話讓他發瘋。他覺得自己在朋友面前沒有臉,我討厭我妻子為什么不能更加獨立。
再比如,當一個女人戀愛時,她喜歡男友的細心和溫柔,處處把自己放在第一位,對每件事都征求自己的意見,尊重自己的想法,覺得他與其他專橫的男人有很大的不同。
然而,婚后,她對丈夫的性格感到不滿。和這樣一個男人生活在一起,她感到很累。從去超市買什么到什么時候生孩子,一切都等著她自己安排和決定。
她甚至覺得丈夫不像個男人,開始陷入幻想。如果她選擇嫁給一個更強壯的男人,她的生活會更幸福。
基于上述情況,學會處理由差異引起的沖突是提高婚姻質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課,其中包括妥協與協商、寬容與寬恕的智慧。
當一對夫婦能夠深刻理解彼此的差異,真正理解對方時,他們之間的誤解就會大大減少。我不認為對方的一些行為和言論是對我自己的攻擊,或者只是想傷害和故意對抗我自己,但對方與我不同。
其間沒有對錯,只是不同!
接受伴侶的真實面容,然后學會重新設定和調整彼此的期望(通常較低的期望),學會更好地處理由差異引起的沖突,在磨合和適應困難后,最終找到自己的方式與對方相處。
而這可能是一個艱難、漫長的過程!